主题
- 19篇马克思主义哲...
- 17篇《关于费尔巴...
- 12篇马克思哲学
- 10篇哲学家
- 8篇两院院士
- 6篇哲学
- 6篇哲学革命
- 6篇历史唯物主义
- 6篇费尔巴哈
- 5篇实践唯物主义
- 4篇唯物史观
- 4篇唯心主义
- 4篇马克思主义
- 4篇新唯物主义
- 3篇哲学基本问题
- 2篇音乐
- 2篇德国古典哲学
- 2篇哲学观
- 2篇哲学研究
- 2篇中国历史
作者
- 2篇赵家祥
- 2篇邓晓臻
- 2篇阎耀军
- 2篇常绍舜
- 2篇曾凡跃
- 2篇程彪
- 2篇何迪
- 1篇徐长福
- 1篇闻玉梅
- 1篇袁贵仁
- 1篇易剑东
- 1篇周泽红
- 1篇陆杰荣
- 1篇朱永新
- 1篇朱德生
- 1篇严陆光
- 1篇倪维斗
- 1篇李必强
- 1篇黄尚廉
- 1篇汪信砚
检索条件:
"关键词=改变世界"- 论改变世界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1
- 出 处:《系统科学学报》 2020年第4期5-11,共7页
- 作 者:常绍舜
- 摘 要:改变世界是人在处理与世界关系时的最高使命,是人类维持生存与发展的终极能力。改变世界主要是改变世界的存在状况和价值属性,改变世界应遵循目的性、计划性、反馈性三个基本原则,应综合采用物质、能量、信息三个基本手段,改变世界的基...
- 关 键 词:改变世界 原则 手段 内容
- 下载次数:1 在线阅读:5
- 马克思哲学“改变世界”的逻辑意蕴——重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资本论》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2
- 出 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2020年第6期149-153,共5页
- 作 者:何海涛 叶林
-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研项目“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创新与发展”(CST19008)。
- 摘 要:“改变世界”是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提出的重要命题。在马克思的全部实践活动中,他始终坚持这一基本原则。以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资本论》两个关键性文本为考察对象,可以从中清晰地梳理出其“改变世界”的意旨与方法:立足实践...
- 关 键 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资本论》 改变世界 哲学意旨
- 下载次数:0 在线阅读:4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百年回顾与展望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3
-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 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2020年第5期4-14,共11页
- 作 者:王南湜
-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的比较与汇通研究”(项目号:16ZDA097)的阶段性成果。
- 摘 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经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之际,以一种更为开放的心态和更为高远的眼光去回顾和评价这一历程,对其所取得的成就做更为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当能从中获得几点重要启示:其一,必须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改变世界...
-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改变世界 价值理想
- 下载次数:25 在线阅读:118
- 通过改变“世界观”来改变“世界”——高清海先生哲学探索的重大旨趣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4
- 出 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2020年第4期107-116,237共11页
- 作 者:贺来
-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7JJD720003);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名家自由探索计划项目(2017FRMJ04)。
- 摘 要:以一种哲学的方式,努力通过改变人们的世界观而为改变现实世界贡献思想力量,是高清海先生重要的思想品格。改变"世界观",意味着改变对"世界图景"的理解和对"理想世界"的想象,它构成了世界得以改变的观念前提和价值前导。基于这一...
- 关 键 词:高清海 改变“世界观” 改变“世界”
- 下载次数:6 在线阅读:16
- 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略谈马克思哲学的双重功能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5
- 出 处:《文教资料》 2020年第21期68-71,共4页
- 作 者:欧仕金
- 摘 要:哲学是智慧之学。哲学之智在于对世界进行统一性追问,并用统一性对多样性的世界进行解释。传统哲学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以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为起点,创立了全新的哲学形态——新唯物主义(...
- 关 键 词:哲学 解释世界 改变世界 双重功能
- 下载次数:0 在线阅读:8
- 历史·当代·叙事——谈诺曼·莱布雷希特《为什么是马勒?》的写作特质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6
- 出 处:《音乐探索》 2019年第4期21-28,共8页
- 作 者:张晨
- 基金项目:2019年度沈阳音乐学院院级课题“历史·当代·叙事--谈诺曼·莱布雷希特《为什么是马勒?》的写作特质”(2019YLQ05)。
- 摘 要:音乐学编纂与写作中的历史和史料维度是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如何运用它们决定了作者的写作方式、风格和定位。英国著名音乐评论家诺曼·莱布雷希特的著作《为什么是马勒?——一个人和十部交响曲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在写作中关注了历史在当...
- 关 键 词:音乐批评 马勒复兴 诺曼·莱布雷希特 《为什么是马勒?--一个人和十部交响曲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
- 下载次数:1 在线阅读:49
- 回归马克思实践“改变世界”的基点——基于马克思“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的论争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7
- 出 处:《新余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49-54,共6页
- 作 者:曹洪滔 王晶
-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解放思想把补齐民生短板引向深入”(L18BLW045)。
- 摘 要:马克思所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短小精悍、意蕴深远,留下了巨大的学术争鸣空间。其中,关于第六条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命题是否是马克思为人的本质所下的定义,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以这种“定义之争”为基础,辨析双...
- 关 键 词:人的本质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实践 改变世界
- 下载次数:3 在线阅读:61
- 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是补充还是超越?--再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1条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8
-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 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2019年第3期11-22,共12页
- 作 者:何中华
- 摘 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1条中所说的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关系,很多学者倾向于认为是加和性的补充关系,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从整个《提纲》的立意和马克思哲学的用心看,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只能是超越和替代的关系,它们是...
- 关 键 词:马克思 解释世界 改变世界 哲学观 补充 超越
- 下载次数:18 在线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