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传媒=天津社会科学"- 经典诠释与经典解释学刍议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1
-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 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2020年第6期145-149,共5页
- 作 者:何卫平
- 摘 要:我的学术背景主要是西方哲学,从博士阶段开始,一直在做西方解释学研究,更关心它背后的哲学问题,尤其是其中的本体论(存在论)问题,对这个领域的方法和方法论,关注并不多,兴趣点主要集中于20世纪西方解释学两位最重要的大家——伽...
- 关 键 词:经典诠释 伽达默尔 西方哲学 存在论 解释学 海德格尔 方法论 本体论
- 下载次数:0 在线阅读:0
- 经典诠释学的“经典性”与实践哲学向度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2
-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 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2020年第6期149-155,共7页
- 作 者:张能为
- 摘 要:"解释"这个词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就出现过,解释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出现于1654年,丹恩豪威尔(Dannhaucer,亦译为丹豪色)以"解释学"一词作为其著作的书名。随着狄尔泰、施莱尔马赫近代解释学的发展,到海德格尔和伽达...
- 关 键 词:施莱尔马赫 伽达默尔 狄尔泰 经典诠释学 解释学 亚里士多德 哲学理论 海德格尔
- 下载次数:0 在线阅读:4
- 经典诠释学对哲学诠释学之扬弃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3
-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 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2020年第6期155-160,共6页
- 作 者:李清良 张洪志
-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理论化与现代化研究”(项目号:14ZDB006)的阶段性成果。
- 摘 要:在西方诠释学的影响与激发之下,中国学者自20世纪末以来逐渐意识到,中国经典诠释传统虽然源远流长,但现代意义的"中国诠释学"迄今尚未形成。在诸种"中国诠释学"构想中,"经典诠释学"方案越来越为学界所接受。一、"经典诠释学"...
- 关 键 词:经典诠释学 哲学诠释学 基本内涵
- 下载次数:0 在线阅读:0
- 第四届“小穿论坛”“回顾全面小康之路展望乡村振兴之道”成功举办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4
-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 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2020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 摘 要:"小穿论坛"是天津社会科学院着力打造的"三农"发展高端论坛,在凝聚社会智力资源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高质量推动区域发展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2020年9月19-20日,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和蓟州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小...
- 关 键 词:乡村振兴战略 小康之路 智力资源 高端论坛 着力打造 三农 蓟州区
- 下载次数:0 在线阅读:1
- 数字世界中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5
-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 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2020年第6期4-12,共9页
- 作 者:王国成
- 摘 要:新一轮科技革命强有力地推动着科技进步及其产业化应用,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此同时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维认知、科学研究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观念和方法。数字化新阶段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需转...
- 关 键 词:数字世界 人文社会科学 研究方法 数字化建模 数字实证
- 下载次数:0 在线阅读:0
- 文科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博弈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6
-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 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2020年第6期13-17,共5页
- 作 者:刘大椿
- 摘 要: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两类研究,它们有不同的定位,存在一种博弈关系。认知与筹划分别是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目标指向。要克服工具理性主义片面追求效率和功利价值的偏向,两类研究不能偏废。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
- 关 键 词:人文社会科学 基础性研究 应用性研究 认知 筹划 问题意识
- 下载次数:0 在线阅读:0
- 理论思维、辩证思维与否定性思维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7
-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 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2020年第6期18-22,共5页
- 作 者:杨耕
- 摘 要:理论思维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科学思维和哲学思维,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辩证思维是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的关系双重关系的视角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的;辩证思维的本质特征是矛盾思维,这种矛盾思维有其科学前提,同时具...
- 关 键 词:理论思维 哲学思维 辩证思维 矛盾思维 否定性思维
- 下载次数:0 在线阅读:2
- 中国话语建构的三个哲学原则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8
-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 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2020年第6期23-27,共5页
- 作 者:李双套
- 基金项目: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项目“马克思哲学话语的实践转向研究”(项目号:2020YB002)的阶段性成果。
- 摘 要:从哲学视域去分析中国话语的构建,需回答话语主体、话语客体和话语表达三个问题;从话语的主体来说,话语主体应坚持和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从话语的客体来说,话语并非主观构建,而是在表述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自然产物,镶嵌在问题和...
- 关 键 词:中国话语 话语主体 话语客体 话语表达
- 下载次数:0 在线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