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作者=魏旭红"- 基于'双评价'的市县级国土空间'三区三线'技术方法探讨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1
- 出 处:《城市规划》 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2019年第7期10-20,共11页
- 作 者:魏旭红 开欣 王颖 郁海文
- 摘 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价")作为对国土空间格局和"三区三线"划定的重要支撑依据。本文旨在探讨"双评价"结果与"三区三线"划定如何科学合理对接,并对市县级国土空间"...
- 关 键 词:双评价 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 三区三线 功能分区 刚性控制线体系
- 下载次数:13 在线阅读:53
- 区域空间规划的方法和实践初探——从“三生空间”到“三区三线”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2
- 出 处:《城市规划学刊》 2018年第4期65-74,共10页
- 作 者:王颖 刘学良 魏旭红 郁海文
- 摘 要:提要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同时国家机构部委改革启动,成立区域空间的管理部门——国家自然资源部,实现空间上“多规合一”,对整体区域城乡空间进行整合性的空间管控迫在眉睫。在梳理总结空间规划转型的背景和要求基础上,分...
- 关 键 词:空间规划 多规合一 三生空间 三区三线
- 下载次数:7 在线阅读:20
- 中部地区县域城镇化统计口径优化思考水——半城镇化现象的视角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3
- 出 处:《城市规划》 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2015年第11期48-54,共7页
- 作 者:潘鑫 魏旭红 王颖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103);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ZH004).
- 摘 要:统计口径对地区城镇化率有巨大影响,在中部县域半城镇化现象普遍存在背景下,以行政和实体地域界定城镇人口方法并不完全适合,这将导致测算的县域城镇化率明显低于实际水平。本文针对中部县域城镇化典型特征,结合现有统计口径存在的缺陷...
- 关 键 词:统计口径 城镇化率 县域 半城镇化
- 下载次数:3 在线阅读:5
- 多中心结构:我国特大城市的未来形态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4
- 出 处:《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5年第17期4-15,共12页
- 作 者:孙斌栋 魏旭红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为:41471139;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为:2014BCK003;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1JJDZH004
- 摘 要:为缓解中心城区拥挤压力,打造以郊区新城为支撑的多中心空间格局始终都是我国特大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战略,然而现实的复杂性使其有效性、可行性遭到了质疑。针对国内城市的一系列实证研究表明,多中心式的空间集聚结构能够提高经济、交通...
- 关 键 词:多中心 城市空间结构 发展绩 效特大城市 治理现代化
- 下载次数:1 在线阅读:1
- 我国大都市区就业次中心的形成机制——上海研究及与北京比较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5
- 出 处:《城市规划学刊》 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 2014年第5期65-71,共7页
- 作 者:魏旭红 孙斌栋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39);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4BCK003);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ZH004);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JZD028)
- 摘 要:当前,国内特大城市纷纷采取多中心空间发展战略来缓解单中心集聚带来的城市病,然而在实践中次中心往往难以形成,因而明晰就业次中心的形成机制对于多中心城市结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现以上海都市区为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
- 关 键 词:就业次中心 形成机制 城市 空间结构 上海都市区 北京都市区
- 下载次数:1 在线阅读:1
- 城市区域形成的集聚机制——基于集聚尺度的理论诠释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6
- 出 处:《城市观察》 2013年第4期81-92,共12页
- 作 者:魏旭红 孙斌栋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1103);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IJJDZH004).
- 摘 要:空间集聚存在不同的尺度,城市区域作为当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空间组织是一种大尺度的集聚。经典集聚理论、模型以及相关扩展性实证研究为城市区域尺度集聚的形成提供了方向性的暗示。这种集聚在本质上是聚集力和分散力动态组合的一种空...
- 关 键 词:集聚 城市区域 尺度 新经济地理学
- 下载次数:5 在线阅读:5
- 我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基于结构视角的文献综述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7
- 出 处:《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第3期130-136,共7页
- 作 者:刘振宇 魏旭红
- 摘 要:现有对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大部分都是基于供需结构视角,针对不同地域的区域性研究仍相对较少,随着城镇化区域特征的日益明显,未来基于结构视角的区域性城镇化动力机制深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制度结构视角的研究目前仍多停留在概念层面的...
- 关 键 词:城镇化动力机制 供需结构 结构视角
- 下载次数:4 在线阅读:5